今年以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和区六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全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幸福和谐新城区”目标任务,把握机遇,迎难而上,竭尽全力推进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着重完善新区二期市政路网建设,优化市区“一河两岸”景观环境,为促进我区全面融入珠三角,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市政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成绩喜人
我办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建设年”的决策部署,以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气魄继续给力清城建设。今年以来突出抓好新区各项目工程,建设成绩喜人,至12月份已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027亿元。
1、高标准完成竣工验收移交二个市“十个一批”重点项目。
一个是沿江三路建设工程。从下廓作业区至清远大桥连接西出口,全长约
另一个是凤城文化广场工程。该工程建设面积约
2、严要求落实具体措施推进二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今年以来,我办加强对在建项目的严格管理。一是制定祥细施工方案、方法和措施;二是先从基础部分开始着手,打开工作面。三是用先易后难的策略,抓紧推进施工。四是抓紧对涉及变更部分图纸和设计的审核。五是要积极联系协调各级各部门。由于措施得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如期推进。
(1)掀起新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热潮。新区二期市政道路建设总长约14公里,包括有大学西路、金碧路、海逸路、锦江路、锦绣路、锦兴路、时代路、长埔路、御峰路、笔架北路等10条市政道路,总投资约7.15亿元。今年所有道路建设均已启动。
大学西路工程长
(2)笔架河西岸"水边"整治工程建设显效果。该工程南起笔架广场,北至石坑桥,长约
3、快速度完善前期工作促进二个重点工程启动建设。
一是抓紧完成新区二期市政道路中的时代路、御峰路和长埔路工程前期工作。这3条道路建设涉及因素较多,影响不少,我办抓紧完成前期工作,并协调东城街道办事处,将有关民事工作难题妥善处理。目前工程顺利启动,正进行鱼塘清淤、填土换土、清表和修建施工便道、软基处理及填土等工作。
二是抓紧完成笔架北路工程前期工作。笔架北路全长
(二)新区各项惠民工程和民生大事全面落实。
我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幸福和谐新城区”的目标,以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着力建设惠民利民工程,着力解决民生大事。
1、区“十件实事”二个项目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
在我区2011年承诺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中,我办承担 “十件实事”中的两个项目:沿江一路堤岸景观“水边”环境整治工程和北江防汛综合码头工程。今年以来,我办竭尽全力抓好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一方面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抓紧落实具体施工环节,特别是材料进场。另一方面抓紧施工进度的监督和落实,每周专题汇报。第三方面抓紧主材(树苗、景观石、灯饰)的采购。确保“十件实事”工程项目今年内完成,交付使用。
(1)重点推进沿江一路堤岸景观“水边”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沿江一路堤岸景观“水边”环境整治工程位于清城北江北岸,长约
整体工程(包括木栈道、石栏杆、饰面、绿化、灯饰等)预计春节前可全面完成,实现竣工验收。
(2)顺利完成北江防汛综合码头(观景台)工程。清远市清城区防汛综合码头工程位于北江干流右岸属清北围,是凤城文化体育公园特色化建设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总投资450万元,建筑面积约4474平方米。防汛码头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码头平台分为三级,第一级平台高程为
这两项“十件实事”民心工程完成后,大大提高凤城大桥至北江大桥北岸堤段的防洪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北江北岸集防洪、观光、休闲一体的景观带和活动空间,将切实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打造出市区“一河两岸”的新景观。
2、沿江一路及平安片区改造成效明显。
(1)改造完善了沿江一路江边的绿化景观。该绿化景观带全长约
(2)平安片区改造首栋回迁楼已顺利封顶。首期1-A、1-B地块占地面积有43420平方米,建筑面积35901平方米,总户数245户。目前,已拆除房屋230间,未签协议的15间房屋正在协商中。A1栋回迁楼建筑面积约23260平方米,20层高,目前该楼已封顶,预计明年3月份原居民可回迁。A3栋回迁楼桩机进场,A2栋商品楼用地正进行拆迁工作。
(3)平安桥完成扩建改造。平安桥扩建总投资450万元,两边各扩建
3、新区首期改造环境焕然一新。
(1)继续抓好新区建设管理,帮助群众完善良好的居住环境。继去年我办将新区首期范围的市政、园林绿化、路灯、环卫等管理项目移交给有管理职能的公用事业管理局、建设局和城监局接管后,今年我办继续把新区首期改造建设作为民生重大事来抓,加大处理力度,抓紧完成532座宅基地办证(总户数550座),上半年继续投入5万元进行电表上墙改造,目前已完成总量的90%。
(2)定期慰问回访安置区拆迁户,帮助安置区群众解决难题。健全回访制度,每月回访新区首期澜水中心村居民,倾听群众声音。在回访中,发现有4户房屋因地质问题出现基础不均匀下沉现象,我办马上组织人员力量,对房屋倾斜进行了测量,并开展实时监测。同时投入46.6万元,对出现倾斜的4座房屋进行加固补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使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优化和保障。
4、扶贫帮扶工作突出实效。
(1)及时调整扶贫小组,明确扶贫责任。为继续抓紧抓好扶贫“双到”工作,完成2011年扶贫开发“双到”各项工作任务,根据本办工作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双到”工作领导小组及结对帮扶干部队伍,明确扶贫责任,稳定扶贫工作领导队伍和帮扶干部队伍,加强与飞来峡镇政府和龙埗居委会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扶贫“双到”工作的组织、管理的延续性。
(2)落实一户一法,确保扶贫工作实效。继续入户调查,落实“一户一法”措施,使陈金玲、陈锦新两贫困户进一步理解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真正内涵,敢于致富,主动配合帮扶工作。一是通过资助水泥30吨,资金6000元,帮助贫困户修葺房屋,改善其居住环境;二是分别资助贫困户生产启动资金,使其通过生产致富。对陈锦新一户主要是资助启动资金2000元,扶持陈锦新利用果园空间建立养鸡场;加强对其进行有关砂糖桔和养鸡场的养殖技术培训;同时积极帮助其子女联系就业,做好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对陈金玲一户主要是资助启动资金3000元,帮助其正就读初中的儿子部分学习用品费;帮助其新建一个养猪场舍;扶持陈金玲承包3亩土地种植冬瓜项目。同时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每个季度至少一次上门走访慰问两贫困户,送上棉被、毛毯各2套,电饭煲等生活用品一批,察看其房屋修葺情况,确保贫困户能够及时住上新房子,使贫困村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三)强基固本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党建。我支部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区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积极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支部党员围绕中心、立足本职工作,公开承诺,满意率100%,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党支部和党员干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承诺事项。一是提出承诺;二是公示承诺;三是履行承诺;四评议承诺。今年公开承诺的为民办实事主要有:完善新区首期安置区电表上墙改造;完成新区首期安置区房屋加固;顺利完成沿江三路、凤城广场市政项目移交管理。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这些为民承诺的实事。我们还按照创先争优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紧密结合新区实际,把握工作重点,丰富活动内容,在办公大院制作创先争优宣传专栏3期,出宣传简报6期,报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经验与典型材料3篇。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讨论、献计献策、岗位创先及典型示范、领导抓点、互动交流等形式,不断将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
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1)深入学习上级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2)加强思想教育,防范道德风险。不断加强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教育,重点进行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
(3)加强廉政建设,推进项目管理水平提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清远市人民政府《颁发清远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若干规定》和区发改局《招标核准意见》等文件精神,做好项目招投标服务工作,确保新区二期10条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沿江路景观工程项目、笔架河西岸“水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等各程序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加强了对工程招标投标、建设资金使用、设计变更和质量安全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落实工程项目建设廉政责任。由我办承担的每个项目建设,从已完工的沿江三路工程到今年动工的新区二期海逸路、金碧路建设工程;沿江路景观工程;笔架河西岸“水边”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均按照《清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廉政保障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均与施工单位签订《清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廉政责任书》,与纪检监察部门签订《清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廉政承诺书》,从源头上防止工程腐败。并经常性地开展自查自纠,特别加强对工程检查和验收环节的监督。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一个干部因工程项目违反法纪政纪受到处分。
3、发展壮大党支部队伍。在区直工委的关怀指导下,支部多层面加强年轻骨干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一批青年干部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廖玉洁同志参加了党章知识培训。经过组织谈话和考察,其无论是思想政治觉悟还是工作表现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6月份获得上级组织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党支部的队伍有序地、不断地得到壮大,各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回望一年来,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我办将以此为新起点,紧抓机遇,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奋力再创新区建设佳绩,为建设幸福和谐新城区而作出新的贡献。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我办将贯彻落实区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和区六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目标任务,把握机遇,调整思路,迎难而上,竭尽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新区二期市政路网建设,优化市区“一河两岸”景观环境,为促进我区全面融入珠三角,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2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竭尽全力完成市政重点项目工程建设。
1、全力推进平安片区改造建设项目。全面完成首期剩余一幢回迁楼及商品楼建设,使首期改造成为我区“三旧改造”的亮点之一。全力推进平安片区二期改造。二期2-B地块占地面积约10885平方米,总拆迁面积约18789平方米,其中抢建面积有2219平方米,拆迁户数163户,房屋163间。二期3-A地块占地面积约15468平方米,总拆迁面积约16500平方米,拆迁户数约140户,房屋140间。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 2-B、3-A两地块已成功出让,2012年将有计划推进二期改造建设。
推进措施:在2012年3月份前完成A3栋回迁楼用地3间房屋拆迁,使所有回迁楼动工兴建,使改造建设成效明显;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A2商品楼和
2、全面完成新区二期市政道路建设。新区二期市政道路包括有大学西路、金碧路、海逸路、锦江路、锦绣路、锦兴路、时代路、长埔路、御峰路、笔架北路等10条市政道路。道路总长约14公里,计划总投资7.15亿元。2012年要全面完成所有新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
推进措施:制定工程项目每个环节推进的方案、方法和措施,每一项明确地分列成表格,按表落实;有所侧重地去推进工程进度。抓紧利用睛天施工时间完成道路路基部分施工;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对已清场交地可施工的部分,抓紧推进施工,形成建设势头,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到大建设的形势,有利于项目建设工作开展;对涉及变更的部分,列出变更图纸和设计,抓紧审核后动工;积极联系协调各级各部门,尽全力完成建设任务。
3、完成沿江路景观工程建设并交付使用。按照施工计划推进,2012年1月份完成工程整体建设,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为广大市群众提供一个娱乐休闲活动景观。
(二)竭尽全力启动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1、全力启动东城澜水河涌整治工程。东城澜水河涌全长约5公里,沿线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排放到河涌,积集於泥较多,河涌堵塞严重,气味较臭。整个河涌整治预计需投资2.3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清淤、绿化景观,人行道,挡土墙,路灯,综合管线等。工程完成后,将大大改善周边城市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工程拟建计划已上报区政府,待批复后将全力以赴完成建设任务。
2、抓紧启动沿江路人行遂道工程建设工作。沿江路从姐妹桥至凤城大桥段长约3.3公里,宽
(三)竭尽全力抓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
1、继续完善新区首期澜水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有计划、分批次全面完成电表上墙改造任务。
2、按照区委部署,全力抓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帮扶工作。
3、继续做好尊师重教活动,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完成对生态文明村的帮扶建设。